儒家“行道济时”,佛家“悟道觉世”,道家“藏道度人”。下面从宗教的角度,整理各自的历史渊源以及神仙体系,仅供参考,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指正。
道教
一、道教概述
道教是华夏的本土宗教,道教思想源于黄帝(黄帝学派托言),道教体系最早创始人是五斗米教(天师道)的张道陵,崇拜道家老子为道祖,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、祭祖等崇拜活动,至春秋战国时期吸收神仙方术产生了方仙道,后融合道家、阴阳家的“五行”、“阴阳”等思想合并形成黄帝学派,在汉代中后期形成黄老道,至南北朝经过宗教改革,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道教。
道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,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、得道成仙、济世救人。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,在现代世界也积极发展。为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一的道家只是哲学理论,道教吸收了其以“道德”为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,并将哲学家神化;但直到汉朝中后期才有教团产生。张道陵在益州(在今四川省)的鹤鸣山修道,创立了天师道,信奉老子为太上老君,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。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。唐代太宗皇帝因老子(太上老君)姓李,与国姓相同,于是尊封老子为唐室先祖。
道教以“道”为最高信仰,认为“道”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。道教(包括道家、术士等)与儒学和佛教合称“三教”,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,是在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登圣的方法。
现在学术界所说的道教,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,承袭了方仙道、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,逐步形成的以“道”作为最高信仰。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,并以老子的《道德经》等为修仙、修真境界主要经典,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国的宗教,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,服食仙药,外丹等,炼气与导引,内丹修炼,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仪式及行善积德来功德成仙,常见后来的神仙多为内丹修炼和功德成神者与道术的修练者。
二、教理和教义
天师道从创宗之初,汉代张道陵以老子的《道德经》为根本经典,将其中“道”和“德”作为基本的信仰。道教认为“道”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,无所不在,无所不包,万物都是从“道”演化而来的。而“德”则是“道”的体现。三清尊神则是“道”最初的人格化显现,也代表了宇宙创生的三个重要过程,即所谓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,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和自然诸神,这些称为先天尊神(天尊),乃道所演化,先天既与道体合一。人类通过某些修炼方式可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,这些人称为后天神仙,最高修为者也可以达到天尊。
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历史上的不同宗派道经中还有其他说法,但是,最高信仰还是在“道”。“道”在不同的年代,显化为道教的最高神明。一是以玉清元始天尊为最高天神,二是以上清灵宝天尊为最高天神,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为最高天神,最后,演变成三位一体的“一炁化三清”的神学理论。按《九天生神章》记载,道教的神学理论认为,三清皆是“玄,元,始”三气所化。
道教的教主当尊太上老君。有人昧于史实,称道教教主是张道陵。然而道教主流认为教主向来为太上老君,玉清元始天尊代表道,上清灵宝天尊代表经,太清道德天尊代表师,道经师为道教三宝,反观道教经典中,玉清与上清一直是神化概念,并未入世,唯有太清入世传道,就此而言道教教主自然是太清道德天尊——太上老君。
在修身方面,道教讲究“人天合一”、“人天相应”、“无为而治、不言之教”,讲究“虚心实腹”、“归根复命”,“深根固柢”、“长生久视”、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”、“乘天地之正,而御六气之辩,以游无穷”等等。
道家视生死为一,道教则重生恶死,追求长生不老,认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,而不用听命于天。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,就可以长生不老,得道成仙。因此也就产生了许多修炼方法:炼丹、服食、吐纳、胎息、按摩、导引、房中、辟谷、存想、服符和诵经。
明朝道士张三丰认为道的功用是“修身利人”,儒家“行道济时”,佛家“悟道觉世”,道家“藏道度人”。道家讲修炼仙道,张三丰以修人道为炼仙道的基础,强调只要素行阴德,仁慈悲悯,忠孝信诚,全于人道,离仙道也就自然不远了。“人能修正身心,则真精真神聚其中,大才大德出其中。”
道教神学可以说是道家思想神秘化后的宗教学说,彼此未必完全切合,其间异同,颇值玩味。然道教既祖称老、庄,尊崇《道德经》(即《老子》)、《南华经》(即《庄子》)等众多道家经典,毕竟吸收继承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内容而加以发挥。此外,它也以道为本体统摄了《易》以及阴阳家、儒家、中医、以及上古方仙道的内容。
三、主要典籍
道教奉老子的《道德经》、庄子的《南华经》为重要的两部经典,公元471年南北朝时期陆修静编的道教《三洞经书目录》,收集历代道家著作,不仅包括哲学和道家理论,而且包括炼丹、养生、治病、气功等方面的著作。记载道教符录、斋醮、科仪、修炼方法的经典主要有《正统道藏》、《道藏辑要》、《万历续道藏》等,这些典籍有对中国古代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与科技等产生影响。目前主要是以明代《正统道藏》广为流传,历代道教经典多收录于此。道教的经书数量非常庞大,各派的主要经典也各不相同。
《周易参同契》是最早的丹经,称为丹经之祖,此外《抱朴子》也是道教丹鼎派的基本经典。《太平经》和《老子想尔注》也是道教早期的主要经典。《黄庭经》和《上清大洞真经》则是上清经箓派的主要经典,茅山派也非常重之。《度人经》和《三皇文》则是灵宝派和三皇派的主要经典。《阴符经》和《常清静经》也是道教两部非常重要的经书,是道士必须诵习的经书。此外,《玉皇经》和《心印妙经》也是道教徒的日常功课之一。北宋后出现了《悟真篇》、《金丹四百字》等经典。
道教南宗正一派虽然以符箓、斋醮、科仪为主,但北宋以后也主张三教一理,修炼内丹。
道教北宗全真派更主张三教合一,炼气全神,明心见性,兼融释儒,以《道德经》、《孝经》和《般若心经》三家经典为主,提倡“孝谨纯一”。
四、神仙体系
道教是一个多神教,最高的神是由道衍化的三清(“一炁化三清”)尊神,即元始天尊、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,其中道德天尊即是太上老君。
道教先人认为天庭有玉皇大帝统治万神,地狱和海中世界各有其主的概念,地府与海洋作为天庭的附属,而天、地、海三个区域的主神即三官大帝。道教也发展出了阎罗地府和龙王水晶宫的一系列神仙官员,再加上地方神仙系列如四值功曹、山神、城隍、土地神、灶君等,并吸收了古代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西王母、九天玄女等。中国道教信奉的神仙谱系极为繁杂。
《太平经》中“神仙”分为六等,张君房《云笈七笺》道书中“神仙”分为十个等级,以道书来说,道教的神仙谱系中,最高为“三清”、“四御”,最低为“城隍”、“土地”。这是经过长期演化才逐渐定型的。如妈祖、关帝、岳王、双忠等,本为民间的豪杰英烈,因为民间信仰而纳入道教的神仙。道教早期虽然不供神像,但为了传播方便而开始塑造神像供奉,在大型道教宫观中,必有“天尊殿”(或曰“三清阁”)以及“四御殿”,至于其他神仙,则根据道观之历史、地理特点而不尽相同,并合祀“三清”神像。此外,道教先人认为人身也是一个小天地,因此人身上的各种器官,例如毛发、五官等等也都有神灵驻守,而且还有相应的修持方法,如三尸神与庚申信仰。
现今许多人引述《封神榜》里的神尊,此种神尊皆属于小说野史,与道教记载有很大差别,故多半属于灵山派,皆非正统道教神祇。
番外一
道家与“道教”二词,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。从历史来看,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,也曾混为一谈;现在也仍然有人将二者等同起来。然而,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、庄子开创,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,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,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,那么,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要素,甚至奉老子为教主,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,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。道教作为一种宗教,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,有教徒与组织,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,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。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,其思想演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;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演变,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,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;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,狭义的“道家”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、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。
也有学者认为,道家思想与宗教或有莫大联系。如闻一多在《道教的精神》一文中曾指出:“我常疑心这哲学或玄学的道家思想必有一个前身,而这个前身很可能是某种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,或更具体点讲,一个巫教。这种宗教在基本性质上恐怕与后来的道教无大差别,虽则形式上尽可截然不同。这个不知名的古代宗教,我们可暂称为古道教。”
另外,道教某些人所谓长生不老,追求成仙、神通之类,而老子并未言及。道教内部的思想本身就很复杂,各派别之间也有相互龃龉的情况,也不是所有都追求长生不老,追求成仙、神通之类。
番外二
道教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道教中一些宗派都师徒相传一些武术和气功,例如武术中很出名的武当派,据说就是武当山上的许多道士传承的武术。道教的武术也和许多武术不同,讲究圆柔、后发制人,充分体现了道教的教理。其中像太极拳这样的武术套路,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健身活动。道教气功也是中国气功中的一大流派,全真道的修炼方法很多就是气功,对气功的探索和发展,其贡献很大。
道教的养生术还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《黄帝内经》中经络学等方面内容。此外,许多道教徒研习医术,对于中医学发展颇有贡献,如葛洪、陶弘景、孙思邈等人,于中医药皆有所建树。
道教的炼丹术对火药的发明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历史上很多重要的文化人物都是道教徒。晋代书圣王羲之一家笃信正一道。唐代的大诗人李白也是位虔诚的道教徒,曾经游历各地,求仙访道,甚至炼过丹、受过道箓。这段经历给他的个性、诗歌创作乃至一生的际遇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。李白受召入长安,受到唐玄宗等许多的道士和信仰道教朋友的推荐。寻仙过程中,他游遍五岳,给他带来大量的素材。他的诗歌中也常常出现“仙人”、“羽化”等意念。唐太宗在老子的家乡建了“太上老君庙”;唐高宗则尊老子为“太上玄元皇帝”,认为老子是李唐宗世的祖先。唐朝君主有自称是老子的后代子孙,还遵奉老子为始祖,并且立祠祭祀,又对老子追封帝号,同时明定朝廷官员都要修习《道德经》,并且列《道德经》为当时科举考试的范围。
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《西游记》虽然讲述的是唐僧等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,但全书中使用了大量道教专有的概念如心猿、意马、姹女、元神等,还构筑了一个以玉皇大帝为核心的道教神祇、神官系统。
而完全以道教为核心的最著名小说则要数《封神演义》了。书中讲述的商周战争,里面提到与道教并立的两个宗教阐教和截教的误斗。书中出现的各路仙神和法宝等,属于阐教截教道教系统。
“天皇”在中国道教中,是表示北极星的神祇。在唐朝时期,唐高宗曾使用天皇大帝称号,与天后武则天并称二圣。高宗下旨令各地广建修道观,并且把自己的女儿送进道观当女道士。也就是说道教在唐太宗与唐高宗的强力推行,可说是已成为唐朝的国教。
佛教
一、佛教概述
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罗卫国(现今尼泊尔和印度边界间靠近尼泊尔)的王室太子悉达多·乔答摩于35岁修道成为释迦牟尼佛后,在约前6世纪对弟子开示的“苦、集、灭、道”的教导内容,因缘转趋为宗教化,为现代世界三大宗教之一。对于世界上,尤其是东亚、中南半岛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,此外在中亚、南亚和南洋群岛地区的文化曾具有广泛的影响,现正在向欧洲、非洲、北美洲发展。佛教经历史发展,通过南、北两条传播途径,现代存在南传上座部佛教、北传大乘佛教两条支脉,其中大乘佛教又分为显宗(汉传佛教的主要内容)和密宗(藏传佛教的主要内容),故也有上座部、汉传佛教(大乘)、藏传佛教(金刚乘)三分法,各脉又有诸多宗派;南传主要为以声闻乘阿罗汉果为最高圣位,北传则追求在未来世成佛,皆称为涅槃。
创教者为释迦牟尼佛,一般尊称其为“佛陀”,“佛陀”义为觉者、觉悟者,广义上也包含三世诸佛。佛教的本意是佛陀的教育,而不是指拜神佛的宗教,比起其他宗教教义更像是一种哲理,这是由于最原始的佛教概念中,没有明确指出神明的定义,甚至反对迷信,佛陀认为不应该浪费时间思考对灭苦没帮助的概念。“佛法”一言以蔽之,即“痛苦来自欲望”,佛教徒即为“相信这条法则的人”,佛教“最高原则”是“痛苦确实存在,我该如何逃离?”现有佛教的诸佛菩萨均是由后来的教派发展而成。
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。按照佛教的观点,人和其他六道众生一样,沉沦于苦迫之中,并不断的轮转生死,惟有断除无明的人才能出离三界,不再轮回。佛教徒修习佛法的目的,即在于追随并实践悉达多所觉悟的四圣谛,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,断尽一切烦恼,最终超越生老病死和所有苦,结束六道轮回,得到究竟解脱,进入涅槃的境界。
2010年普查显示全世界约有5亿佛教徒。21世纪世界佛教徒的人口分布是:汉传佛教地区67.3%(3.6亿人),南传佛教地区28%(1.5亿人),藏传佛教地区3.4%(1800万人),亚洲以外地区1.3%(700万人)。
二、历史渊源
1、佛陀顿悟
①佛陀生活在两千六百年前(约公元前565年-约公元前486年)。印度中释迦族建立的一个小国,王子叫乔达摩·悉达多。虽然生活美满,他却觉得生活所带来的的一切都是痛苦,于是抛家舍业,到当时印度的各大教派里学习和修行,渴望找到一条彻底摆脱痛苦的金光大道。可是他发现一切教派都不能让自己满意,答案只能靠自己寻找。于是他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,终于在饥寒交迫、奄奄一息的时候,灵光乍现,悟出了宇宙人生的真谛。从此他云游四方,传播自己的发现,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生活之苦。佛陀,意思是觉悟的人。释迦牟尼,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。
②佛陀悟出的真理,基本逻辑是:首先,生活所带来的一切都是痛苦,要想摆脱痛苦,就必须舍弃生命(在当时印度人的共识里,生命的本质是六道轮回),也就是要终结业力,跳出轮回。学佛的目的就是追求这样一种解脱或涅槃的状态,跳出轮回,离苦得乐。
2、三级集结:佛学经典初具规模
①第一集结:在佛陀涅槃之后当年(约公元前486年),如何确保佛法的纯洁性变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,于是僧团推选出五百罗汉,共同整理佛陀的遗教和僧团的戒律。五百罗汉在王舍城集会,由大伽叶(she)主持,阿难背诵佛陀的教导,优波离背诵戒律,由大家共同审定。
②第二集结:在佛陀涅槃一百年后(约公元前386年),有十条戒律在僧团组织里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。耶舍长老在毗舍离城发起了一场七百名高僧的大集结,宣布旧有的戒律不能动。
③第三集结:第二集结不久之后,出现了著名的“大天五事”(一个僧人提出罗汉也会梦遗,罗汉并非无所不知,一个人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得到成佛等新观点),僧团内部分歧无法调和,大众部独立(约公元前385年),剩下的是上座部。后来大众部发展为大乘佛教。
3、阿育王推行佛教
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皇帝,统治几乎所有的印度次大陆。公元前 268年至232年,被许多人视为印度最伟大的皇帝之一,他扩展了钱德拉古普(Chandragupta)的帝国,统治着一个从现在的西部阿富汗到东部的孟加拉国的领土,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陆。阿育王立佛教为国教,在全国修了84000座佛舍利塔,多次帮助僧团,布施供养三宝。阿育王又派许多大德高僧,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弘扬佛教,这些传教高僧及大臣,东从缅甸,西到埃及、希腊化世界,都有他们的足迹,由于阿育王后来幡然悔悟,并且积极的爱护人民,保护生命,护持佛教,所以他被人们尊为——护法名王。阿育王推崇上座部。
4、佛法东传
阿育王去世之后(约公元前232年),佛教因为失去了王权的加持,敌不住婆罗门教的反攻。后来兴起的笈多王朝复兴传统,崇奉婆罗门教,致使佛教的地位一落千丈。但墙里开花墙外香,佛教在中国和东南亚高歌猛进。传入中国的佛教,既有大乘,也有小乘,但大乘占了明显的上风,而传入东南亚的佛教以小乘为主,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今天。
5、大乘佛教兴起
进入公元一、二世纪之后,大乘佛教终于轰轰烈烈地出现了。为大乘奠基的,既有龙树、世亲这样的传奇大师,也有《佛说阿弥陀经》《大宝积经》这样在今天已经大名鼎鼎的佛经。大乘佛教的特点是“大”,一切都大:目标大,格局大,供养大,牺牲大,就连经书的规模都特别大。“大乘”是他们的自称,意思是大车,之所以提出这个名目,是要把传统佛教不分派别通通打包,再贴上一个“小乘”的标签,表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,我们比他们大。大乘佛教推崇的修行方式是“菩萨行”,就是比着菩萨的标准来修炼,菩萨的标准比小乘佛教的罗汉标准更高。前边讲过,罗汉会不会梦遗,这是“大天五事”当中最有争议性的一个问题,导致了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裂。所以我们会在大乘佛经里看到佛陀的形象被高度神化了,佛从释迦牟尼一个人变成了诸天诸佛,并且佛和菩萨神通广大,法力无边,最大限度上和凡人拉开了距离。同样地,大乘佛教也在最大限度上和小乘佛教拉开距离。
6、印度余韵:被婆罗门教(今天叫印度教)同化吞噬
需要留意的是,大乘和小乘只是很粗略的划分方式,它们各自在内部又分化出许多教派,彼此之间的理论分歧并不比大乘和小乘之间的分歧更小。无论佛教怎么通过变通的方法来争取信徒,但始终敌不过传统的婆罗门教,而且随着大乘佛教的发展,教义竟然和婆罗门教越发相似了,除了神佛的名称,普通信徒简直看不出两者的分别。这就难怪佛教在印度渐渐边缘化,再也没能翻身。
7、传入中国
大概在东汉时期(公元67年左右),佛教传入中国。汉明帝为取经的僧人修建了白马寺,翻译的第一部经就是著名的《四十二章经》。到了三国时代的尾声,公元260年,有一名汉人依照佛法戒律正式出家为僧。
8、北朝灭佛:佛教的几次暂时挫折
南北朝时期(公元420年—589年,之后是隋朝统一),佛教在南方和北方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。南朝在长江以南,先后有宋、齐、梁、陈四朝。梁朝的梁武帝(公元502年-549年在位)以阿育王为楷模,几乎倾尽了全国的政治力量来推行佛教,中国僧人严禁吃肉的戒律就是梁武帝定下来的。杜牧的名句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,描绘的就是南朝佛寺遍地的场面。在太延四年(438年),北魏太武帝听信道教徒的意见,发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灭佛运动,勒令五十岁以下的僧人一律还俗服兵役,寺院财产一概没收,佛经、佛像一概焚毁。一百多年后的建德三年(574年),北周武帝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灭佛运动,消灭的对象不仅是佛教,也包括道教,毁掉了几万座寺庙和道观,强迫几百万出家人还俗。在宗教界遭遇灭顶之灾的同时,北周的国家财政和劳力、兵员得到了极大的加强。
9、玄奘取经:唐代佛教的繁荣复兴
唐朝虽然以道教为国教,但佛教的影响力也在猛涨,玄奘取经的大事件就是在初唐发生的。这个历史事件,你可能非常熟悉了。玄奘在中印佛教交流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在唐代,佛教形成了八大宗派,分别是天台(tāi)宗、法相宗、华严宗、禅宗、律宗、三论宗、净土宗和密宗,其中前三家被合称为“教下三家”,禅宗被称为“教外别传”,这四家最为盛行。元和十四年(819年),唐宪宗从法门寺恭迎佛骨,把唐朝人的信佛热情推到空前高度。唐武宗会昌年间,道教重新得宠,佛教接二连三地遭受打击。会昌初年,仅仅在唐宪宗迎佛骨的二十多年之后(约840年),唐武宗连番下令要求僧尼还俗。一开始的政策还稍微宽松一些,只让特定身份的僧尼还俗,对财产也只是做了限定,比如限定僧人只许留一名奴仆,尼姑只许留两名婢女。但政策越来越严厉,终于酿成一场灭佛运动,毁掉成千上万的佛寺,逼迫二十多万僧尼还俗。北魏太武帝、北周武帝和唐武宗先后发起了三次灭佛运动,史称“三武之厄”。
10、禅宗兴起:外来佛教的本土化转身
宋朝开国以后,宋真宗天禧五年(1021年)搞过一次全国僧、道人口普查,僧尼合计四十五万多人,男女道士合计两万多人,佛教的影响力显然已经远在道教之上。北宋的亡国之君宋徽宗崇信道教,在宣和元年(1119年)搞过一场温和版的灭佛运动,给佛陀改了尊号,称为大觉金仙,其余的佛菩萨改称仙人、大士。今天我们还常常看到观音菩萨被称为观音大士,这就是来自当时的传统。宋朝以禅宗最盛,慧能一系的南禅宗陆续分化出七大宗派,合称五家七宗,它们彼此之间不再有很尖锐的对立,只是风格不同而已。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,南方民间流行起两个新兴的佛教宗派,白云宗和白莲教,传统佛教徒把它们和源自波斯的摩尼教一起称为“事魔邪党”,意思是侍奉魔鬼的邪教。到了南宋,朱熹借用佛教的思想,为儒家打造出一套完整的形而上学系统,儒学才终于有了可以和佛教抗衡的能力。朱熹能够成为圣人,就是因为这个缘故。
11、元明清:维系边疆的精神力量
到了元朝,蒙古统治者是原始萨满教的信奉者,比较看重宗教的巫术一面,对信仰缺乏热情,这反而造就了宗教宽容政策,各种宗教在元朝版图上自由发展。于是,来自西藏地区的佛教密宗渐渐进入中原汉人的视野。还有一些新兴的教派,诸如头陀教、白莲香会等等,秘密期盼弥勒佛降临人间。这些新兴教派其实是净土宗的分支。净土信仰大体可以分为弥陀净土和弥勒净土,弥勒净土又可以分为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,下生信仰每每成为民间反抗和叛乱的思想武器。明清两代,佛教界对理论研究越来越没兴趣,这就很容易导致宗派的减少与合流。禅宗和净土宗在明朝成为并驾齐驱的两大佛教主流,到了清朝,禅宗向着净土宗融合,称为“禅净合一”,结果净土宗一支独大。
三、基本教义
释迦牟尼佛的言教:虽然只有释迦一人是佛,但在其生前,这个世界曾经有佛出生,而未来也将有佛出生,现在的世界也有很多的佛存在。故佛教不以为佛陀是独一无二的。佛教承认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都有着无数的佛陀,且相信所有的人,所有的有情众生(主要指动物),不论信佛与否,将来也都有成为佛陀之可能。佛教相信佛陀是已觉悟的众生,而众生则是尚未觉悟的佛陀。在境界上,凡人与圣人虽有所不同,但于佛性上是一律平等的,故佛教并不将佛陀当做唯一的神来崇拜,也不承认有另一个宇宙造物主之存在。所以佛陀以及佛教徒是无神论者。
佛教的教理、教义深宏广博,言语只能譬喻,难以阐明,体验者自能深知真实不虚。对佛教教义作最简单的总结则是,佛陀的教育出发点只有一个——苦的止息,趣(趋)向涅槃寂静。就细而言,佛教的共同承认的基本教义为三法印(或三相)、四谛、八苦、十二因缘、四念处等,又有《七佛通诫偈》——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;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的概括。在大乘佛教中,又有四法印的说法。
所谓苦,是因为一切有为法终将消亡,所有的存在都是因缘和合的表现,缘起时则生存,缘尽时则消亡,故万物都是暂时的、可分离的、没有实体的,即所谓空性(并非空无不存在,而是性空,性质是空的),而一旦执著攀缘认为是永远的、不可分离的、有实体的,则终会在万物毁灭时感受到痛苦。众生因为一念无明,执著于虚幻,执著心如水流相续不息,故痛苦地沉沦在生死轮回不能出离。为了灭除苦的发生,脱离六道轮回,佛略说解脱道、菩萨道。解脱道包括声闻乘、缘觉乘,认为修行成为声闻四果阿罗汉和缘觉辟支佛、进入有漏无馀涅槃就算解脱,这是南传佛教的主要教理教义。菩萨道则需发愿在未来世成佛,历经三大阿僧祇劫,不断在六道以四摄六度普济众生,最终获取无上菩提,成为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佛陀世尊,进入无漏无馀涅槃才是究竟解脱,这是北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主要教理教义;菩萨道在南传中亦有传承,但内容比北传简单许多,亦有不少说法存在不同。菩萨道还有另一分支,认为无需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,而讲求即生成佛,这是禅宗和藏传佛教密宗大圆满法的主要教理教义,但一般认为即生所成之“佛”并非究竟圆满的妙觉佛。
离苦的修行方法具体来说有很多,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、八圣道和三十七道品。
四、世界起源
《起世经》中描述了世界的起源。
世界的起源并非由任何创世神所造,它是由众生共业感召而得。所有事物都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,又称为成劫、住劫、坏劫、空劫,意为生成、维持、崩坏、消亡,然后一次次轮回。我们的娑婆世界也是如此。无始劫来,娑婆世界毁灭后又重生,重生又毁灭。就时间来说,过去叫庄严劫,现在叫贤劫,未来叫星宿劫;贤劫有千佛出世,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陀为[[迦叶佛|迦叶佛]],依次前推有过去七佛之称,之后的佛陀为弥勒佛——大乘佛教《弥勒上生经》认为弥勒菩萨目前住在兜率陀天内院净土等待下生成佛;每个小劫又有增劫、减劫之分,所谓增减,是谓人的寿命,以此推断时间。目前处在贤劫的住劫阶段的减劫。
世界当处在坏劫时开始毁坏,由火、水、风三大灾依次破坏。火灾时七轮太阳当空,欲界与色界初禅天悉烧成灰烬;水灾时雨水、“沸灰”(犹如硫酸可腐蚀)不断,洪水泛滥,二禅天悉被浸没;风灾时巨风旋刮,三禅天悉被飘散。四禅天以上则不受影响,而二禅天的光音天则不被火灾影响。当火灾开始时,众生见到大灾现前,悉皆忏悔过往恶业,开始修十善,因善业故悉皆往生到光音天。成劫时,世界初成,自三禅天而下次第生成,直至器世间成立风、水、金三元素(轮),于金轮上生成须弥山、七金山、四大部洲等。光音天人依次下生到各界,最后至人间。
最初,下生人间的天人尚有神通,可以飞天。因共业现前,地上自然长出叫“地肥”的味美之物,有人食之而喜,常来采食,故这些人身体逐渐粗厚,不复光明,神通消失,不再如天人以喜悦意念为食,而必须以地肥为食,久后面目变丑;有的光音天则因食用较少,仍保持天人的模样。这样就有了美丑之分,并有了嫉妒心和傲慢心。此后,地肥逐渐消失,地上又生出粳米,人们便以粳米为食。时间一长,有些欲望较重之人转生为女身,人间又有了男女之分,且男女间产生情欲。开始人们厌恶情爱之事,但凡有行欲者,人共驱逐,被逐者三个月过后才能返回群体中;后来,纵欲者渐多,人们建筑房屋以为遮蔽,不令人看见,女人此时开始怀孕,人类出生的方式从自然化生变为怀孕胎生。人类越生越多,粳米不够采食,人们争相囤积,粳米变少,地上生出了糠秕之米。人们为了长久有米可食,便划分田产用于种植。又有人蓄藏销售,有人抢夺,而必须靠义人裁断,另一些看到人性变恶生出厌离心,便出家修禅,也有不坐禅而喜好传讲经典,祭祀天地者。于是就有了商人、农人、长老、祭司等职业之别(经中用印度种姓来表述,当为譬喻),又由此成立王室和国家。又因为人类造业反复,又有了畜生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的生成。至此,世界终成。
五、佛教经典
佛教典籍最初来自佛弟子的集结。集结成的“经藏”又名“素怛缆藏”。“律”音译为“毘尼”,故“律藏”也可称为“毘尼藏”;“论藏”音译为“阿毘达磨藏”。佛教各部派所传的早期经藏、律藏内容相似,而论藏则不同。
上座部佛教《巴利律藏》记载佛宣说论藏,巴利经藏记载佛世有“阿毘达磨、阿毘毘奈耶”的说法,小部本生经记载菩萨曾经追随憍陈如佛、弗沙佛、迦叶佛出家学习论藏阿毘达磨,菩萨成佛后第四七日后花了七天在菩提树之西北方的“宝之家”思考论藏阿毘达磨的内容[36]。学术界对早期集结是否包括论藏并无定论。多数学者认为,阿毘达磨是对经藏教义的逐步发展,解释,进一步阐述,组织和系统化。经律中“阿毘达磨”经常与“阿毘毘奈耶”一起出现,但这个术语并不一定指现在标准化的论藏。学术界普遍认为初期佛教典籍可能包含了佛陀的话,也有学者主张其大部份内容是佛陀的话。
广义的佛教典籍包含了注疏、佛教史传、佛教目录、佛教著作等多方面内容,中国将这样的佛教广义佛教经典的汇总成为“大藏经”,或一切经。藏传佛教将经典划分为甘珠尔、丹珠尔两部。南传佛教则使用三藏的名称。由于在称呼上各地不同,所指也有微妙差别,所以在翻译上中国习惯使用《大藏经》翻译其他系统佛教的经典,如称呼南传佛教经典为《巴利大藏经》等,而欧美学界经常使用三藏的称呼(也有采用日文“大藏经”的音译称呼者,但相对较少)。在佛典中明确说明,佛陀允许弟子使用方言传授佛法和记诵经典。学术界对于佛经历史版本的研究,著重于佛经在流传中的变化,以及哪些是佛陀时代的教法,哪些是后来的发展。
儒教
一、儒教概述
儒教,源自中国。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礼为本源,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,以天子为宗教领袖,以孔子为先师,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神道设教。
儒教以“儒家思想”为最高信仰,为儒客推崇。后人为了与崇尚黄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分,从南北朝开始叫做“儒教”,至清代儒家宗教化的“孔教”也属于儒教分支,儒教有着显著的中国文化特点,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思想。
正统始自汉武帝独尊儒术,汉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,刊于石碑,为古文、篆、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,树之学门,使天下咸取则焉,正式把儒教定为国教,五经成为国家法典以及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,以春秋决狱。汉代末年,儒教广泛传播,“太尉公承夙绪,世笃儒教,以《欧阳尚书》、《京氏易》诲受四方。学者自远而至,盖逾三千。”儒教自汉代以来被奉为官学,其后各主要朝代或历史时期,都是官方指导思想。清代儒家宗教化形成的孔教也属于儒教分支。
儒学是儒教推出的教学方法,曾经董仲舒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就是使用儒学教书育人、管理社会。“儒学”、“儒家”、“儒教”这些概念相同也不同。三者都是儒教文化产物;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存在。儒教是一种信仰,是儒家人的共同信仰。三者相同也不同。
儒教发源自尧舜禹的五教。“儒”是春秋时从巫、史、祝、卜中分化出来的,且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术士。尧舜禹的臣子皋陶兴"五教"、定"五礼"、创"五刑"、立"九德"、亲"九族"。因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教即是儒教。“儒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核心与主干。
二、神仙体系
昊天上帝创世化育万民,自先秦起儒教百神,组成像人间官僚系统那样的等级体系。每个神的品级、爵位,一般说来,是由儒者规定的,并载入国家祀典。平素,它们依照规定,享受一方祭祀,如同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;大祭时,则依品级配享、从祀于天坛之上。不入祀典的,被称为“淫祀”。“以共皇天、上帝、社稷、寝庙、山林、名川之祀”。天上的星星,地上的山河湖海,原则上都是儒教的神祇。各种自然现象,风雨雷电等,也是儒教的神祇。那些对人有益或者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、植物,也可以成为儒教的神祇。各种著名的人物,也都可以作为儒教的神祇。但是他们成为神祇,必须得到国家的认可,纳入祀典。否则被认为是“淫祀”,即超出规定的祭祀。这样的祭祀遭到儒教的反对,认为它不会带来幸福:“非其所祭而祭之,名曰淫祀。淫祀无福。”圣教尊敬的神仙是仁义圣道的体现。
所谓非其所祭,就是说祭祀那些不该由自己祭祀的神祇。依照儒教的祭祀制度,只有天子可以祭天,祭天下的名山大川,祭祀所有的神祇。而诸侯不能祭天,只能祭祀处于自己境内的名山大川。普通百姓,能够祭祀的公神就更少,除了灶神,几乎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。因此这些神祇在道教里供平民崇拜,道教里的高级神祇除了三清,大多数来自儒教,品级也与儒教类似,天神比地神尊贵,也比人神尊贵。
三、神道设教
儒教的意思,就是儒者们所从事的教育、教化。这个教育、教化,不仅是指学校贵族教育,而且是对广大民众进行教化。这个教,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教育,而是借助神祇进行教育教化,即“神道设教”。依照儒者们的解释,这句话的意思是,用神道教育民众,民众容易接受和服从。后世有人把这句话解释为儒者们自己不信神祇,而仅仅用神祇来教育民众,乃是对儒教的误解。现存所有的儒教文献,都找不到儒者们不信神祇的记载。儒者们有时抨击或否认某些低级的神祇,那是为了维护更高的、更加重要的神祇信仰,就像基督教、都常常抨击该教之外的神祇一样。
神道设教的意思,也就是宗教。
四、组织
儒教没有在政权组织以外建立自己的组织,政权组织同时也是儒教的宗教组织,即《周礼》的官职结构。在这个组织中任职的官员,同时也是一种教职,执行宗教的职能。
高居于整个政权组织之上的,是君主。君主不仅是国家元首,同时也是最高的教职。他是天子,是“圣上”,在最隆重的祭天大典上,担任主祭。家族的宗伯则是家族的祭司。
皇帝以下各级官员,依自己不同的品级,担任不同的祭祀任务。在朝廷任职的官员,还常常作为皇帝的使者,到京城之外去执行祭祀任务。
五、祭祀及仪式
祭祀的次数也有规定。比如祭上帝,一年有四次:春天祈年;夏初祈雨;秋季大享明堂;冬至郊祭,最为隆重。祭祖、祭孔,一般是春秋两次。规定之外,每逢大事,还有随时祭祀,将自己要作的事向上帝或祖宗报告,称“告”礼。封禅,是在获得巨大成功时实行的最隆重的告礼。
在这些较为隆重的礼仪之外,还有平素进行的简易礼节。比如学宫祭孔,在春秋两次大祭之外,每月朔望,还有两次较小的祭祀。再次,则学生每日上学,也都要向孔圣行礼。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话:“礼多人不怪”,其实神也不怪。“早晚一炷香”,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。
周礼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礼,对服制、道具、仪式、过程都有详细严格的规定。“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,以凶礼哀邦国之忧,以宾礼亲邦国,以军礼同邦国,以嘉礼亲万民”。《春秋》者,礼义之大宗也。程颐亦曰:“礼一失则为夷狄,再失则为禽兽。圣人恐人之入夷狄也,故《春秋》之法极谨严,所以谨严者,华夷之辨尤切切也。”
冠礼是华夏礼仪制度之首,又称成人礼,是对汉人进行礼教的开始。周朝士大夫年及二十行冠礼,王公年及十五而冠。
六、教义
儒教的主旨是“圣人神道设教”,其基本信仰是“仁”,即人人友爱。“礼”是实现“仁”的基本途径。“道德仁义,非礼不成,教训正俗,非礼不备。分争辨讼,非礼不决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,非礼不定。宦学事师,非礼不亲。班朝治军,莅官行法,非礼威严不行。祷祠祭祀,供给鬼神,非礼不诚不庄。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。”“先儒有言,礼之始也则自天子出,礼之终也则与民由之。与民由之然后礼达而分定,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则必有以为之教者,然教必以祭祀为主者,以神道设之使民知畏敬故也。由是观之,则圣人制为祭祀之礼者非但以致吾之诚、报神之德而已也,而实因之以设民之教,使咸安其分,尽其职以报乎上焉。”
除了礼教仪式以外,还有合于天理的修身致诚之道。
儒释道的人生境界
所谓道不远人、大道至简,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,其实并不高高在上,而是与我们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。对此蒙牛老总牛根生说得很精彩,他说:儒家的最高境界是“拿得起”,佛家的最高境界是“放得下”,道家的最高境界是“想得开”;儒释道的最高境界,就是这三句话、九个字。
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其他一些“人生境界”说,其中三个最著名的,正好可以与儒释道这三大最高境界对照参悟。
一、跟儒家学拿得起
儒家是追求入世、讲究做事的,要求奋发进取、勇于担当、意志坚定。概括为三个字,就是“拿得起”。
什么是“拿得起”?且看这个“儒”字——左边一个“人”,右边一个“需”,合起来就是“人之所需”。人活世上,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,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。去拿,并且拿到了、拿对了,就是拿得起。
怎样才能拿得起?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中曾提出,古今之成大事业者,须经过三重境界。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,所以正是路径所在。
第一重境界是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。登上高楼,远眺天际,正是踌躇满志,志存高远,高瞻远瞩,一腔抱负。人生,志向决定方向,格局决定高度;小溪只能入湖,大河则能入海。所以做事,要先立心中志向;成事,要先拓胸中格局。
第二重境界是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。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,成越大的事业,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,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。这个世间,从来都是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”;所以无论如何,都要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。
第三重境界是“众里寻她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”。这说的是历经磨难而逐渐成熟、成长,最终豁然贯通、水到渠成。这其中蕴含一个重要道理,就是苏东坡所说的“厚积而薄发”。只有厚积才能薄发,人要做的,就是不断厚积,等待薄发。
这就是拿得起的完整路径,也是事业成功的完整过程。
二、跟佛家学放得下
佛家是追求出世、讲究清净的,要求能看到《金刚经》所言的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,做到《心经》所言的“照见五蕴皆空”。概括为三个字,就是“放得下”。
什么是“放得下”?且看这个“佛”字——左边一个“人”,右边一个“弗”,弗的意思是“不”,合起来就是“不人”和“人不”。不人就是无人,也就是放下自我,摆脱私心的困缚;人不就是懂得拒绝,也就是放下欲望,超脱对外物的追逐。这两点能做到,就是放得下。
如何才能放得下?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,那正是路径所在。
第一重境界是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。
人之最初,比如年少之时,心思是简单的,看到什么就是什么,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。
这样看待世界当然是简单而粗糙的,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。但同时,正是因为简单而不放在心上,于是不受其困扰,这就是放下的心境。
只是还太脆弱,容易被现实击碎。
第二重境界是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。
人随着年龄渐长,经历的世事渐多,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复杂,经常是黑白颠倒、是非混淆,无理走遍天下、有理寸步难行,好人无好报、恶人活千年。
这时人是激愤的,不平的,忧虑的,怀疑的,警惕的,复杂的。于是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,容易变得争强好胜、与人比较、绞尽脑汁、机关算尽,永无满足的一天。
大多数人都困在这一阶段,虽然纠结、挣扎、痛苦,这却恰恰是顿悟的契机。因为看到了,才能出来;经历了,才能明白。
第三重境界是“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”。
那些保持住本心、做得到忍耐的人,等他看得够了,经得多了,悟得深了,终于有一天豁然顿悟,明白了万般只是自然,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,生会走向灭,繁华会变成寂寞,那些以前认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,都会在规律里走向其应有的结局,人间只是无常,没有一定。
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再与人计较,只是做自己,活在当下之中。任你红尘滚滚,我自清风朗月;面对世俗芜杂,我只一笑了之。这个时候,就是放下了。
第一重境界,是出得来,而进不去;第二重境界,是进得去,而出不来;第三重境界,才是进退自如、来去随意。放得下,是因为看透了、超脱了,所以随缘。
三、跟道家学想得开
道家是追求超世、讲究自然的,要求心明大道、眼观天地、冷眼看破。概括为三个字,就是“想得开”。
什么是“想得开”?且看这个“道”字——一个“走”字旁加一个“首”字,也就是脑袋走或者走脑袋。脑袋走就是动脑子,尽量透彻;走脑袋就是依胸中透彻而行,尽量顺应规律。合起来,就是要明道,并依道而行。这种智慧,就是想得开。
如何才能想得开?哲学大师冯友兰曾提出“人生四重境界”说,其中最高那层境界正是道家境界,所以正是路径所在。
一是自然境界。
有些人做事,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者社会的风俗习惯,而对所做的事并不明白或者不太明白。这种“自然”并非道家那个自然,而是指混沌、盲目、原始,那些人云亦云、随波逐流的人就是这种人。
二是功利境界。
有些人,会为了利己而主动去思考和做事,虽然未必不道德,却必定是功利的,而且很容易走向自私自利、损人利己。
三是道德境界。
有的人,已经超越了自身,而开始考虑利人,譬如为了道义、公益、众生福祉而去做事。他们的眼界已经超越自身而投向了世间,胸中气象和站立高度已经抵达精神层次。
四是天地境界。
当一个人的视野放到了整个天地宇宙,目光投向了万物根本,他就抵达了天人合一。这时他就已经不需要动脑子了,因为天地宇宙就是他的脑子,已经事事洞明,就像电脑连接到了互联网。这种境界,正是道家境界。
这四重境界,境界越高就越想得开。想开到什么程度,则决定于人的视野放到多大,眼界拔到多高。人处平地,到处都会遮眼阻路;人登顶峰,世间便能一览通途。这就是想得开的秘密——眼界大了,心就宽了;站得高了,事就小了。想不开,往往都是画地为牢、作茧自缚。眼光和思维所涉及的面,尽量往大了走、往高了去,则是人人可以努力靠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