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新星记载
后汉书·天文志下:中平二年[公元185年]十月癸亥,客星出南门中,大如半筵,五色喜怒稍小,至后年六月消。
宋书·天文志三:太元十一年[公元386年]三月,客星在南斗,至六月乃没。
宋书·天文志三:太元十八年[公元393年]二月,有客星在尾中,至九月乃灭。
宋史·天文志九:景德三年[公元1006年]四月戊寅,周伯星见,出氐南骑官西一度,状如半月,有芒角,煌煌然可以鉴物,历库楼东,八月,随天轮入浊,十一月,复见在氐。自是常以十一月辰见东方,八月西南入浊。[然而,陈遵妫《中国天文学史》认为此系彗星纪事。]
宋史·方技列传上:(景德)三年[公元1006年],有大星出氐西,众莫能辨;或言国皇妖星,为兵凶之兆。(周)克明时使岭表,及还,亟请对,言:“臣按《天文录》、《荆州占》,其星名曰周伯,其色黄,其光煌煌然,所见之国大昌,是德星也。臣在涂闻中外之人颇惑其事,愿许文武称庆,以安天下心。”上嘉之,即从其请。
宋史·仁宗本纪四:(嘉祐元年[公元1056年]三月)辛未,司天监言:自至和元年[公元1054年]五月,客星晨出东方守天关,至是没。
宋史·天文志九:至和元年[公元1054年]五月己丑,(客星)出天关东南,可数寸,岁余稍没。
宋史·天文志九:淳熙八年[公元1181年]六月己巳,(客星)出奎宿,犯传舍星,至明年正月癸酉,凡一百八十五日始灭。
金史·天文志:(大定二十一年[公元1181年])六月甲戌,客星见于华盖,凡百五十有六日灭。
明实录·神宗显皇帝卷六:先(隆庆六年[公元1572年])十月初三丙辰夜,客星见东北方,如弹丸,出阁道旁,壁宿度,渐微芒有光。历十九日壬申夜,其星赤黄色,大如盏,光芒四出。占曰:是为孛星。日未入时见。占曰:亦为昼见。……按:是星历万历元年[公元1573年]二月,光始渐微,至二年四月乃没。
明史·天文志三:万历三十二年[公元1604年]九月乙丑,尾分有(客)星如弹丸,色赤黄,见西南方,至十月而隐。十二月辛酉,转出东南方,仍尾分。明年二月渐暗,八月丁卯始灭。
哈雷彗星记载
- 春秋·文公十四年
(鲁文公十四年[公元前613年])秋,七月,有星孛入于北斗。
- 史记·秦始皇本纪
(秦始皇)七年[公元前240年],彗星先出东方,见北方,五月见西方。
- 汉书·天文志
孝文后二年[公元前162年]正月壬寅,天欃夕出西南。
孝昭始元[公元前86年]中,汉宦者梁成恢及燕王候星者吴莫如见蓬星出西方天市东门,行过河鼓,入营室中。
- 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下元延元年[公元前12年]七月辛未,有星孛于东井,践五诸侯,出河戍北,率行轩辕、太微,后日六度有余,晨出东方。十三日夕见西方,犯次妃、长秋、斗、填,蜂炎再贯紫宫中。大火当后,达天河,除于妃后之域。南逝度犯大角、摄提,至天市而按节徐行,炎入市中,旬而后西去,五十六日与仓龙俱伏。
- 后汉书·天文志中(永平)八年[公元65年]六月壬午,长星出柳、张三十七度,犯轩辕,刺天船,陵太微,气至上阶,凡见五十六日去。
(永和)六年[公元141年]二月丁巳,彗星见东方,长六七尺,色青白,西南指营室及坟墓星。丁丑,彗星在奎一度,长六尺。癸未,昏见,西北历昂、毕。甲申,在东井,遂历舆鬼、柳、七星、张,光炎及三台,至轩辕中灭。
- 后汉书·天文志下(建安)二十三年[公元218年]三月,孛星晨见东方二十余日,夕出西方,犯历五车、东井、五诸侯、文昌、轩辕、后妃、太微,锋炎指帝坐。
- 晋书·天文志下惠帝元康五年[公元295年]四月,有星孛于奎,至轩辕、太微,经三台、太陵。
孝武宁康二年[公元374年]正月丁巳,有星孛于女虚,经氐、亢、角、轸、翼、张。至三月丙戌,彗星见于氐。
- 宋书·天文志四元嘉二十八年[公元451年]五月,彗星见卷舌,入太微,逼帝座,犯上相,拂屏,出端门,灭翼、轸。
- 魏书·天象志之四(永安三年[公元530年])七月甲午,有彗星晨见东北方,在中台东一丈,长六尺,色正白,东北行,西南指;丁酉,距下台上星西北一尺而晨伏;庚子,夕见西北方,长尺,东南指,渐移入氐;至八月己未,渐见;癸亥,灭。
- 隋书·天文志下(大业)三年[公元607年]三月辛亥,长星见西方,竟天,干历奎娄、角亢而没;至九月辛未,转见南方,亦竟天,又干角亢,频扫太微帝座,干犯列宿,唯不及参、井。经岁乃灭。
- 旧唐书·天文志下文明元年[公元684年]七月二十二日,西方有彗,长丈余,凡四十九日灭。
乾元三年[公元760年]四月丁巳夜五更,彗出东方,色白,长四尺,在娄、胃间,疾行向东北角,历昴、毕、觜、参、井、鬼、柳、轩辕,至太微右执法七寸所,凡五十余日方灭。
开成二年[公元837年]二月丙午夜,彗出东方,长七尺余,在危初度,西指。戊申夜,危之西南,彗长七尺,芒耀愈猛,亦西指。癸丑夜,彗在危八度。庚申夜,在虚三度半。辛酉夜,彗长丈余,直西行,稍南指,在虚一度半。壬戌夜,彗长二丈,其广三尺,在女九度。癸亥夜,彗愈长广,在女四度。三月甲子朔,其夜,彗长五丈,岐分两尾,其一指氐,其一掩房,在斗十度。丙寅夜,彗长六丈,尾无岐,北指,在亢七度。文宗召司天监硃子容问星变之由,子容曰:“彗主兵旱,或破四夷,古之占书也。然天道悬远,唯陛下修政以抗之。”乃敕尚食,今后每日御食料分为十日。其夜彗长五丈,阔五尺,却西北行,东指。戊辰夜,彗长八丈有余,西北行,东指,在张十四度。诏天下放系囚,撤乐减膳,避正殿;先是,群臣拜章上徽号,宜并停。癸未夜,彗长三尺,出轩辕之右,东指,在张七度。
- 新五代史·司天考(乾化二年[公元912年]四月)壬申,彗出于张;甲戌,彗出灵台。
- 宋史·天文志九端拱二年[公元989年]七月戊子,(彗)又出东井,积水西,青白色,光芒渐长,辰见东北,旬日夕见西北,历右摄提,凡三十日至亢没。
治平三年[公元1066年]三月己未,彗出营室,晨见东方,长七尺许,西南指危洎坟墓,渐东速行,近日而伏。至辛巳,夕见西南,北有星,无芒彗,益东方,别有白气一,阔三尺许,贯紫微极星并房宿,首尾入浊,益东行,历文昌、北斗贯尾。至壬午,星复有芒彗,长丈馀,阔三尺馀,东北指,历五车,白气为岐横天,贯北河、五诸侯、轩辕、太微五帝坐内五诸侯及角、亢、氐、房宿。癸未,彗长丈五尺,星有彗气如一升器,历营室至张,凡一十四舍,积六十七日,星气孛皆灭。
绍兴十五年[公元1145年]四月戊寅,彗星见东方。丙申,复见于参度。五月丁巳,化为客星,其色青白。壬戌,留守张,至六月丁亥乃消。
嘉定十五年[公元1222年]八月甲午,彗星见右摄提,光芒三尺余,体类岁星,凡两月,历氐、房、心乃没。
- 元史·天文志上自(大德五年[公元1301年])八月庚辰,彗出井二十四度四十分,如南河大星,色白,长五尺,直西北,后经文昌斗魁,南扫太阳(守),又扫北斗天机、紫微垣、三公、贯索,星长丈余,至天市垣巴蜀之东、梁楚之南、宋星上,长盈尺,凡四十六日而灭。
- 明史·天文志三(洪武)十一年[公元1378年]九月甲戌,有星见于五车东北,发芒丈余。扫内阶,入紫微宫,扫北极五星,犯东垣少宰,入天市垣,犯天市。至十月己未,阴云不见。
(景泰)七年[公元1456年]四月壬戌,彗星东北见于胃,长二尺,指西南。五月癸酉,渐长丈余。戊子,西北见于柳,长九尺余,扫犯轩辕星。甲午,见于张,长七尺余,扫太微北,西南行。六月壬寅,入太微垣,长尺余。十二月甲寅,彗星复见于毕,长五寸,东南行,渐长,至癸亥而没。
(嘉靖)十年[公元1531年]闰六月乙巳,彗星见于东井,长尺余,扫轩辕第一星。芒渐长,至翼,长七尺余。东北扫天樽,入太微垣,扫郎位,行角度,东南扫亢北第二星,渐敛,积三十四日而没。
(万历)三十五年[公元1607年]八月辛酉朔,彗星见东井,指西南,渐往西北。壬午,自房历心灭。
- 清朝文献通考·象纬考十二(康熙二十一年[公元1682年]七月)己巳,彗星见东北方,白色,尾迹长二尺余,指西南,在井宿北河北。壬申,行东北,尾迹长六尺余。
(乾隆)二十四年[公元1759年]三月甲午,彗星见于虚宿之次,色苍白,尾迹长尺余,指西南,每夜顺行,十余日伏不见。四月戊辰,复出在张宿,体势甚微,向东顺行,至五月初隐伏。
- 清朝续文献通考·象纬考十(道光)十五年[公元1835年]闰六月十一日,彗星见。
(宣统)二年[公元1910年]四月初二日寅初初刻,东北方云中彗星出见,尾指西南方。因在云中,未能考测。初五日寅初一刻,东北方见彗星,在外屏之北,尾指西南危宿、土公吏之间,测得彗星高四度,正东偏北十五度,嗣于十六日不见。四月十八日戌正三刻,正西偏南柳宿间彗星出见,尾指东南翼宿、明堂之间,测得彗星高二十六度,正西偏南十二度。日渐微,至五月三十日不见。